发布日期:2024-03-07 18:53 点击次数:147
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 作者:王晨婷
2024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,备受关注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将如何设立?
去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5%左右的经济目标,年底最终如期完成,中国经济整体恢复向好。近日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,市场对于2024年GDP增长目标的预测出奇一致,均为5%左右。
虽然数值与去年一致,但考虑到两年平均增速,2024年的“5%左右”意味着更高的含金量和对经济增长的更高要求。
此外,在财政政策方面,有机构预测赤字率有望突破常规,提升至3.5%左右,货币政策则将延续适度宽松的总体取向。
“5%左右”意味着什么?
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会将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%左右,这是大部分机构给出的预测。
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时代周报记者说,有必要将2024年的经济增速目标维持在2023年的水平,即5%左右。他认为,从增长动能上来看,相对确定的是服务业、高端制造业和基建投资,房地产在政策作用下预计将逐步筑底,但恢复力度还要看政策的进一步加码;从经济周期来看,库存周期大概率已触底,从去库存到补库存对于经济增长是积极的。
“预计2024年GDP增速目标将设定在5%左右,除了稳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应有之义之外,在当下至少还有两个重要理由:一是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和2035年目标的客观需要;二是稳增长是最大的防风险,是提振信心和预期的利器。”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也在采访中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。
华泰证券研究所统计了各地在地方两会上设立的当地GDP增长目标。31个省市自治区2024年GDP增长目标加权平均值为5.4%、中位数为5.5%,各地增长目标隐含全国两会GDP增长目标可能定于5%左右。2023年GDP前三的省份(广东、江苏和山东),在2024年的增长目标均为5%。
那么,完成5%左右的增长目标有多大压力?
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研报认为,实现5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,面临居民收入增速改善较慢和地产需求承压等挑战,宏观政策仍需进一步发力。
从需求端看,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和“三大工程”有望成为政策的主要抓手。绿色低碳消费可能成为新一轮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的主线。在地产供给端的收缩速度快于需求端的背景下,“三大工程”有望支撑投资端。
从供给端看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明确“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”。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实质上是通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,提升供给端的“质”,并通过限制、淘汰落后的“量”,逐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。
或可重点关注赤字率目标
今年全国两会的主要看点,除了GDP设定目标,结合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增长和政策环境,中金公司认为,可以主要关注财政政策力度。
“今年赤字率的设定肯定会随着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扩张,但问题在于它扩张多少,以及最终的落地安排是什么样子的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认为,这可能是今年全国两会上要重点关注的内容,甚至可以根据赤字率的目标,来推想今年下半年会否有额外的财政政策方案。
根据长城证券的测算,今年要完成5%的GDP增长目标,需要赤字率为4%、实际利率降至3.6%。
长城证券宏观经济学家蒋飞认为,除了明确赤字率水平之外,提质增效仍将是2024年重点明确的要求。在短期稳经济增长、长期稳财政可持续性的双重要求下,财政空间有限,这就要求国家用好每一分钱。
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预计,今年财政赤字率或设定在3.5%左右,比去年设定的目标上调0.5个百分点;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会达到4万亿元左右,比去年上调2000亿元。这能够保障基建投资继续处在比较高的增长水平,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带来的影响,稳定宏观经济运行。
“今年是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一年,并且政策力度将强于2023年。”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同样认为,财政政策方面,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将赤字率设定在3.5%左右,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4万亿元左右,同时2024年可能会有1万亿元的特别国债发行。
货币政策方面,章俊认为,在年初降息降准后,今年央行仍然会继续调降利率。他测算,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率,预计1年期贷款利率的均衡水平约在3.1%左右。这也就意味着贷款利率仍然有30BP-40BP的下降空间。
在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看来,在总量政策的定位里,货币政策是“排头兵”,财政政策可能是“后手棋”。今年货币政策发力早、力度也不小,而且从实际利率和地产表现来看,后续仍有较大空间,尤其是LPR和MLF降息还有空间,但是节奏上可能要到第二季度中后段。
“今年货币政策的表述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,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已经提出‘保持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’的目标,增加的‘价格水平预期目标’就是最新的要求。”蒋飞对时代周报记者说,今年1月我国的CPI同比增速为-0.8%,而今年的CPI同比目标大概率仍是3%,这就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。